时间:2022-10-06 14:53:09 | 浏览:6962
“疫”声令下,与时间赛跑;“疫”路坚守,与病毒作战;“疫”不容辞,与困难同行。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太原市迎泽区老军营街道新建南路第三社区的网格员们纷纷变身“勤务员”,筑牢辖区居民健康“防护网”。
认真摸排
当好居民“侦查员”
“您近期去过中高风险地区吗?”“您近期接触过从中高风险地区回来的人员吗?”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通过电话、微信群,对省外来并人员进行摸排,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排查台账,及时发现问题、消除盲点。摸排过程中,面对居民的提问,网格员们总是点对点式答疑解惑,让微动作、暖问候、真服务惠及辖区居民。清脆的电话铃声敲开了居民的“安心门”,架起了社区与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
广泛宣传
当好居民“宣传员”
社区通过居民微信群、朋友圈、大喇叭等载体大力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提醒居民、商户佩戴好口罩前往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为特殊人群提供上门采样服务,确保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不漏一人。通过宣传发动,引导辖区居民持续关注疫情防控最新政策,积极配合防疫人员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暖心相守
当好居民“服务员”
“小杨你好,我家里没有蔬菜了,能麻烦你帮我买一些吗?”面对居家隔离人员的求助,网格员杨璐立刻化身“跑腿员”,为他们采购米、面、油、蔬菜等生活物资,并通过微信、电话等与他们保持联系,传递别样温情,给居民带来安心和希望。
在这场疫情大考中,网格员们不惧风险、勇于担当,严防严控当好“侦查员”,传递政策当好“宣传员”,热心细致当好“服务员”,在网格员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全力筑牢基层疫情防线。
来源:迎泽发布
寒假期间,又到了家里孩子的快乐时刻。不过,频繁看手机、打游戏,孩子的小眼睛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小眼镜”。家长们快跟随教育小微一起,把有关近视的知识学起来吧——01坚持不戴眼镜,近视会得到改善。这是真的吗?有不少家长认为,近视了如果一直不戴眼镜
随着高考结束,暑假来临,不少准大学生将“摘掉眼镜”列为愿望清单,准备去医院做近视手术;还有不少中小学生为了控制眼睛近视度数,或佩戴角膜塑形镜,或佩戴防蓝光眼镜。对于以上这些防控近视的方法,本市第四中心医院眼科主任梁静给出专业提醒。近视手术近
在今天(11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发布了《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明确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要点,着力提高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改进率和近视防控知识知晓率。0—3岁幼儿应禁用电子产品学前阶段,从加强户外活动、控制电
医学指导/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眼科医师 冯庆阳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郭思 通讯员 林惠芳图/视觉中国2020年6月6日,我们迎来了第25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其中宣传口号依然强调“科学防控近视,拥有
今天(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教育部发出倡议倡导全国广大家长朋友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一、营造爱眼氛围倡导家长主动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配合学校积极参加近视防控科普活动并向孩子宣讲。倡导家长以身作则,减少对手机、电脑、网络游
近3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下降0.9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的防控目标。如何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如何预防近视?来听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
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不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近些年我国一直发力的重点。最近,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渐好转,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的量逐渐攀升,记者发现,其中不少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来测视力的。家长:从
2021年6月6日是第26个“全国爱眼日”,在今年的“全国爱眼日”之前,教育部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和工作要求,并明确今年的宣教主题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限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多方位更细致地布置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上海对于儿童近
“眼科专家提醒,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几乎是不可逆转的。那些口口声声宣扬‘近视可治愈’的,很可能是骗子。”□冯军福每年的全国爱眼日,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呼声都会再度高涨起来。然而,略显尴尬的是,最近有媒体曝出,一位家长因为急着给孩子恢复视
如今可供选择的近视眼镜有很多,作为时下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热门眼镜,近视离焦眼镜和OK镜备受青睐。但是,到底谁才是近视防控的NO.1呢?今天,希小玛就给大家从各方面分析分析~近视离焦眼镜、OK镜有什么区别?两者都是目前青少年近视防控较为科学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