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6 15:37:51 | 浏览:562
名校引领,扩大优质资源覆盖范围;加强教育集团内部管理、任用和运行机制;创新模式,尝试跨区委托管理办学……10月30日,杏花岭区消息,作为山西省“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区,该区在集团化办学等方面大胆尝试,通过“大学区制”开辟多条路径,五年来新增优质学位13119个,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名校引领下的各具特色
“家门口就是新建路小学分校,老学校的教学质量让人放心。”富力华庭社区居民张怡的小孙女,今年升入小学一年级,从家到学校也就5分钟。她出门遛弯,就把孩子送到学校了。
2015年起,杏花岭区在全省率先启动义务教育“大学区制”办学体制改革,通过“名校+弱校”“名校+新校”“名校+普校”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2019年9月,山西省实验小学富力分校开学。此时,杏花岭区集团化办学优势尽显:分校沿用总校的管理模式,拥有极高的起点,各项工作均与总校齐头并进;分校还传承了总校“活力教育”的办学理念,并衍生出了分校“城中城”的文化理念;借鉴总校的经验,分校还自创了“521”劳动课程、“525”心理课程的特色德育品牌,研发了《欢乐诵》和《小作家养成记》等校本课程。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分校在总校的高位引领下,办学起点高,发展态势稳,还能根据实际需求有所创新,不仅激发了学校的办学活力,还让优质教育更具发展潜力。“虽然是一所新学校,但孩子在这里上学,我们很放心!”对于省实验小学富力分校的办学质量,很多家长都竖起大拇指称赞。
据介绍,杏花岭区“大学区制”的办学方法各具特色。面对生源极度萎缩的弱校,采取合并的方式,将弱校并入名校,成为名校分校或校区,从源头上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对于新建小区的配建学校,让名校直接介入,使“新学校”建设之初就是“好学校”,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此外,杏花岭区还组建了3个中学发展共同体,7个小学发展共同体和19个幼教发展共同体。在一个共同体中,一个优质学校作为学区长校,就近的四五所学校作为成员校,各校之间展开竞争性或合作性活动,携手并进,又各具特色,现已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总体格局。
机制保障下的灵活机动
“我们学校的管理其实是在延续主校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又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使得整个管理方式更加灵活机动。”采访中,山西省实验小学富力分校的负责人这样说。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杏花岭区各教育集团形成了“1N5”管理机制、“一职多岗”任用机制、“一部四中心”运行机制。其中,“1N5”是集团总的管理机制,即一个集团、N个分校、五个工作中心。
而“一职多岗”是集团分校校长的任用机制。集团设总校长,委派集团副校长担任分校执行校长。分校执行校长“一职多岗”,既承担分校执行校长之责,又负责集团“五中心”内一个中心的全部工作。
“一部四中心”是“1N5”管理机制中“5”的具体内容,是集团内部的运行机制,包括党支部、学校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后勤保障中心五个部门。
最重要的是,为了不让集团化办学稀释名校资源,各教育集团还非常注重人才培养,通过“雁阵计划”让中层管理干部迅速成长。名校的办学活力还点燃了老师的激情,很多优秀年轻教师很快便脱颖而出,成为教学骨干。
持续创新下的辐射延伸
通过“大学区制”改革,除了让辖区居民受益外,杏花岭区还不断创新模式,将该区的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周边的各个城区。山西省实验小学已与晋源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签署了教育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打造五所“理念先进、管理一流、质量过硬”的跨区托管分校。
合作中,总校按照“系统性、创新性、发展性、实践性”的原则,制定详尽的跟岗培训计划,对委托方教师实施为期两年的跟岗培训,再从培训教师中选拔优秀管理者,移植名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师资培养等内容。这种方式既不会“稀释”总校的资源,也能让合作城区真正拥有一批优质的师资队伍。
杏花岭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回顾该区“大学区制”改革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其实也就是在不同的阶段开辟出来的多条发展路径:一是“名校+弱校”的直接管理,二是“名校+新校”的委托管理,三是“跨区名校托管”的辐射拓展,四是摸索建立集团分校成熟的独立机制。借助上述发展模式,杏花岭区还在不断深化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使新校尽快成长壮大成为名校,从而作为总校带领新的分校,形成良性循环态势。
来源 太原日报社采编中心 记者 赵菁 袁剑锋 通讯员 刘璟琛 原茜
这是一个几乎完整保持了清代建筑的老城,位于祁县县城中心,又名昭馀古城,距太原约80公里,无门票,但里面的渠家大院、千里茶道起点博物馆等大院需要买套票35元。个人认为很值得。渠家大院比邻近的乔家大院可能更有特色,更精致。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致力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三农,是涉农高校建设一流大学的三个落脚点南农大力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重点加强土壤耕地保护治理研究,致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引育并重、破立并举、知行合一,南农持续打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市选调生管理和关心关爱的有关要求,1月28日,小店区召开选调生座谈会,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黄林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于清主持会议,全区到村实践锻炼的选调生参加会议。座谈会上
行政区划区划沿革 1998年底,小店区辖3个街道、2个镇、4个乡,分别为:坞城街道、双塔街道、北营街道、小店镇、北格镇、亲贤乡、黄陵乡、西温庄乡、刘家堡乡,下设107个社区、98个行政村。 2000年,双塔街道更名为营盘街道,亲贤乡改设为平
因小店村而得名。村落形成于北宋初年,宋毁晋阳城后,该地成为新建的平晋现成向西通往晋阳故城之汾河渡口要的。初有小片客栈,后商贾汇集成村。因店小且多,故称小店。明嘉靖《太原县志》载:“小店堡,本永安堡,乃四达道也。”1954年,太原市第四区改成
太原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告(2022年第99号)为快速有效阻断疫情扩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规定,经省、市专家组综合研判,太原市尖草坪区新增中风险区域1个,
2月26日到27日,尖草坪区已开展两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今早九点,第三轮核酸检测工作正式开始。庞大的检测量需要大量防疫物资的投入,当前尖草坪区防疫物资与生活物资的保障工作做得怎么样呢?今天快车作为独家采访报道团队深入现场进行探访。
为进一步保障泥向线道路建设、做好道路沿线周边环境整治提升,10月18日,尖草坪区委书记、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卢俊峰,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力维一行深入西墕乡、向阳镇、南寨街道,实地调研相关工作。区委常委、副区长侯岳参加。调研组一行实
为统筹安排2022年创城工作,确保创城工作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率向前推进,2月14日下午,太原市尖草坪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力维主持召开2022年创城工作安排部署会,对创城惠民工程、无物业小区管理办法等进行详细研究。区领导侯岳、王丽芬、杜秋梅、
▲山西省在辛亥革命之初就宣布独立从辛亥革命开始,山西省作为北方首义之地,长期处于“山西王”阎锡山的掌控之下,即使遭遇了中原大战那样的惨败,山西省依然没有脱离阎锡山党羽的掌控;8年抗战时期,阎锡山一度仅剩晋西不足20个县的地盘,但在山西地主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