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岭区介绍

时间:2022-10-06 15:42:35 | 浏览:2054

太原市杏花岭区是1998 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太原市行政区划调整后组建的城乡一体化新区,位于太原市东北部,辖10 个街道办事处、 2 个乡,有 99 个社区居委会、 45 个行政村,现有人口53.88万人,人口数量居全市各区之首;区域面积170

太原市杏花岭区是1998 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太原市行政区划调整后组建的城乡一体化新区,位于太原市东北部,辖10 个街道办事处、 2 个乡,有 99 个社区居委会、 45 个行政村,现有人口53.88万人,人口数量居全市各区之首;区域面积170.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4%,市区的建成区面积42.49平方公里,农村乡占地127.1平方公里。区人民政府驻胜利街。杏花岭区位于太原市区的东北部,居汾河之畔,是太原市的中心城区。辖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有煤炭、石膏、耐火粘土、铝钒土等多种矿产。

建制沿革

杏花岭区在1927年太原置市之前属北城区,北城区境属。

杏花岭区人民政府阳曲县地,县署即设在今府西街(旧县前街)北侧。

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太原建市后地属太原市、阳曲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全市划为16个行政区,统称"内八区,外八区",当时内八区的四、五、六、七区和外八区的六、七、八3个区大部为北城境域。

太原解放后,太原市人民政府将16个区合并为8个区,内三区(区政府驻五福庵)、内四区(区政府驻精营东边街)和外四区(区政府驻上北关)部分境域属北城区管辖范围。

1950年2月,8个区又合并为4个区,第二区(区政府驻典膳所)及第三区(区政府驻上北关)部分境域属北城区管辖范围。

1954年6月,第二区更名为北城区。

1956年,区政府改为区人民委员会。

1960年8月,撤区改置人民公社,北城区划分为向阳、尖草坪、巨轮三个人民公社。

1961年5月,撤销三个人民公社恢复北城区人民委员会建置。

1969年9月易名为北城区革命委员会。1981年终止北城区革命委员会职权,成立北城区人民政府。

1976年,区政府机关由五一路迁至解放路358号今址。

1996年,北城区辖巨轮、三桥、鼓楼、杏花岭、坝陵桥、大东关、尖草坪、敦化坊、职工新街、光社、古城、南寨、涧河、上兰、迎新街等15个街道,461个居民委员会。

1997年5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太原市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设立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杏花岭区:辖原北城区的涧河、三桥、鼓楼、坝陵桥、大东关、职工新村、敦化坊、巨轮9个街道,原南郊区的杨家峪乡及原北郊区的中涧河、小返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解放路。

1998年元旦正式成立。原来北城区更名为杏花岭区,太原市原北城区辖15个街道:涧河街道、鼓楼街道、职工新街街道、南寨街道、大东关街道、三桥街道、光社街道、坝陵桥街道、古城街道、杏花岭街道、尖草坪街道、敦化坊街道、巨轮街道、上兰街道、迎新街街道。

地理环境

折叠位置境域杏花岭区位于太原市区东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2°38"~112°47",北纬37°52"~37°59",西北部与尖草坪区新城街道、阳曲镇、尖草坪街道为邻,北部与阳曲县的侯村乡交界,东部与寿阳县平头镇毗邻,南部与迎泽区的郝庄镇以及市内的柳巷街道、庙前街道相毗,西部以汾河为界与万柏林区隔河相望。总面积170.2平方公里。

折叠地质地貌龙潭公园杏花岭区地形北、东部高,西南部低,海拔在800米--1670米之间。东部丘陵较多,属太行山支脉系舟山延续,山势缓和,基本属于黄土丘陵,山坡和山间谷地被黄土层覆盖,构成黄土沟谷、洪积盆地、冲积扇等多种地貌特征。区内有东山前的城关断裂和汾河西侧的新城断裂。

民俗风情

寒衣节

寒衣节为农历十月初一为寒衣节,意为死去的亲属亡灵送冬天的衣物的日子。至时家人用五色纸(常用的黄、蓝、绿、白、青)剪成象征性的衣物,中间夹絮棉花,意指供亡者冬天穿用,有的还用各色纸做成阴宅院舍,到墓地烧祭。如不去墓地烧祭,也有当日入夜时分在街巷十字路口烧化的。

冬至

冬至俗称"过冬"。冬至阳生,开始日长。从这天起开始数九,严寒开始。按习俗这一天要改善生活,有的人家吃饺子,有的吃油炸糕。

添仓节

添仓节又称"天仓节",其时在农历正月二十日和二十五日,是农历正月中的最后一个节日,如果说腊八节是春节的序幕,那么,添仓节则可算作春节的尾声了。

筵席

逢婚丧大事或贵客临门,均摆筵席待客。传统筵席分浇头席、整菜席两类。浇头席以白菜、粉条、豆腐作为铺垫,上面加一层肉食,诸如红烧肉、小稣肉、丸子等。整菜席是表里如一,不加铺垫。

风景名胜

明太原城垣遗迹

明扩太原城后,直到太原解放时,城池基本未变。解放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垣陆续拆除,至1996年尚存有位于新建路与北大街交界处、动物园围墙处的西北角城垣遗迹和数百米北城垣基,位于五一路与北大街交汇处西南侧的拱极门。拱极门,俗称"小北门"。门为拱形券门,石基砖砌,高4.5米~5.5米,宽7米,过门深22米,上设城楼已毁,1995年北大街扩建时予以保留,并辟作街心公园。

督军府

督军府位于府东街山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占地4万余平方米。自省堂即今会议厅,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西式结构,中式装饰。日军入侵太原之前,周恩来曾多次在此与阎锡山洽谈抗日事宜。1987年定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唱经楼

唱经楼位于鼓楼街与北司街交汇处,始建于唐。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重修。清康熙年间续建春秋阁。有楼阁和殿宇14间,占地500平方米。现存殿堂9间,清碑一通。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

梅山

梅山位于山西省人民政府后院。据碑石记载,清初积土垒石为山,名"梅山"。民国八年(1919年)改成园林建筑,占地1.7万平方米。梅山高20米,东西宽约35米,南北宽100余米。属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傅公祠

傅公祠位于东缉虎营街山西省政协院内。民国七年(1918年)为纪念傅山先生而建。园林式建筑,由楼阁、祠堂、园林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6 500平方米。民国十四年(1925年)1月5日,九世班禅曾下榻于此。1937年9月周恩来曾下榻于此。现为山西省政协文化活动中心,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师范旧址

国民师范旧址位于五一路原245号。国民师范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原校占地20余万平方米,有校舍890间,为当时太原最大的学校。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师范为中共山西省地方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地,中共许多领导人曾在此从事革命活动。太原沦陷后被迫停办。1986年,投资200万元恢复部分建筑并辟为纪念馆,确定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狮子)

相关资讯

「重要通知」关于在杏花岭区开展全员新冠病毒抗原筛查的通告

鉴于目前太原市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为彻底排查潜在人群感染者,根据全市统一安排,杏花岭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在杏花岭全区范围开展抗原筛查。现将有关事宜通告如下:一、筛查时间4月6日18:00-24:00(具体时间以各社区通知为

太原杏花岭区,打造城市新风景

中秋小长假,杏花岭区泰和苑小区的杨女士发现,小区内的垃圾桶一天早中晚倾倒三次,非常及时,比平时工作日还多一次。家住杏花岭区的不少市民也有同样的感觉,今年小区的垃圾倾倒频次增加,清理的速度也提高不少。这都得益于该区加大保障力度,为群众提供更加

「直击抗疫一线」杏花岭区开展第三轮全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记者 魏雪妍:这里是杏花岭区巨轮街道胜利西街社区核酸采样点,从今天早晨六点半开始, 居民们就陆续下楼,严格按照地面所示两米线距离排队进行核酸检测,现场秩序井然。杏花岭区巨轮街道胜利西街社区十二冶采样点负责人 梁俊生:为了居民方便,都是在咱们

杏花岭区外国语小学:少先队员深情表白伟大祖国

10月3日,记者从杏花岭区外国语小学了解到,国庆期间,杏花岭区外国语小学开展了德育六爱之爱祖国系列课程,通过让少先队员与国旗合影、绘制书画作品等形式向祖国深情告白,激发全体少先队员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增强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我与

「公示信息」太原杏花岭区2022年第一季度“最美时代新人榜”候选人公示

1. 张 晶(女) 中色十二冶金建设有限公司党群(人力资源)部业务副经理2. 王思源 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管理科科长3. 冯立新 杏花岭区中心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主任医师)4. 程亚丽(女) 杏花岭区北大街小学中小学二级教师5

杏花岭区一地块规划方案获批将新建住宅和小学幼儿园

2月21日,太原市发布杏花岭区胜利街沿线局部地块控制详细规划修改方案,规划显示,该地块将新增二类居住和小学、幼儿园用地,近一步完善片区综合功能。详情如下:本次胜利街局部地块控规修改用地范围:北至北中环,南至胜利街,东至大同路,西至涧河路,隶

杏花岭区新增一批社区,快看看都在哪儿

8月10日杏花岭区消息,该区新设立了鑫四海、未来城、府东六栋、中车4个社区,并将红沟路社区一分为二。杨家峪街道新设立了3个社区,分别为鑫四海社区、未来城社区、府东六栋社区。其中鑫四海社区管辖范围东至紫正路,西至鑫四海小区西侧,南至紫正北街

杏花岭区老旧小区片区化改造让老城居民生活更加安逸

  每天早晨,住在杏花岭区太矿享堂小区二居委的王良大爷,都要在小区里转上一大圈,先沿着平整的道路走走,再到小游园里锻炼锻炼,最后去凉亭找老友聊天,生活非常惬意。在很多老太原人的印象中,几十年来,太矿享堂小区都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在杏花岭区老旧

推动高质量发展!太原杏花岭区四方面发力!

1月24日,从杏花岭区委五届十二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该区将聚焦“六新”突破,从四方面着手,在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蹚新路。 一是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集群,重点打造酿造特色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两个新兴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杏花岭区篇

杏花岭区是太原市的老城区,位于龙城东北部。这里是人口集聚的中心城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教资源集聚。近年来,杏花岭区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突出政治引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方向,深入做好“产业、城市、民生”三篇文章,做实“宜业、宜学、宜居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甘蔗种植网丽江古城旅游网徽州大峡谷漂流网oppo手机评测网桂圆龙眼网浴霸品牌网免费电影网万国手表收藏保利发展股票龙宝宝起名取名网杜康酒股票行情网珠宝首饰网观赏鱼论坛网二手表回收网今日亳州
今日太原网-太原是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中国北方军事、文化重镇,世界晋商都会,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太原旅游资源丰富,市内分布着晋祠、天龙山、双塔寺等诸多风景名胜和文保单位。
今日太原 88229.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