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太原龙山、蒙山的几处石窟和建筑

2022-12-07 13:53:13 193

摘要:太原龙山、蒙山的几处石窟和建筑选自《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04期,罗哲文在现在太原市西南三四十里的龙山和蒙山上,还保存着好几处自北齐到唐宋时期的石箱和石、碑建筑物,它们虽然不如犬龙山石窟和晋祠那庠驰名,但在彫刻和建筑艺术上,都同样具有重大...

太原龙山、蒙山的几处石窟和建筑

选自《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04期,罗哲文

在现在太原市西南三四十里的龙山和蒙山上,还保存着好几处自北齐到唐宋时期的石箱和石、碑建筑物,它们虽然不如犬龙山石窟和晋祠那庠驰名,但在彫刻和建筑艺术上,都同样具有重大的价値。

1954年冬天趁到晋祠的机会,顺便也来这里看了一次,幷摄了一些照片和作了几处简单的测量,由于时间仓促,未能全面踏査,像昊天观的元代石窟就没有去到,而一些在记载上曾经提到的石窟和寺院也未能一一了解。兹仅将这回所见到的简略介绍于后。

一、童子寺

童子寺在太原市西南四十余里龙山上,据淸道光六年太原县志说:“童子寺在县西十呈(旧太原县,在令太原市西南三十余里)龙山上,北齐天保7年(公元556年)宏礼禅师建,吋有二童子见于山,有大石似世尊,遂镌佛像,高一百七十尺,因名童子寺。前建燃灯石塔,高一丈六尺,复凿二石室以处众僧,金天辅元年毁于兵,明嘉埔初僧道永重建"。

另外在北齐书四十和北史五十五上,记载了北齐文宣帝登童子寺俯覧幷州(即旧太原县)城故事。“法苑珠林”十四中也记载着唐高宗显庆末年巡幸幷州时,与皇后同到童子寺瞻仰一百七十尺大像的故事。由此诃以知道童子寺自北齐用汉字数字创建以来的一百年中,还是相当兴盛的。县志记载金天辅元年毁于兵,明嘉靖初又重建,但是现在的寺,连明代建筑的影子已没有了,一百七十尺的大像更不知几时倒塌的,只留下几个石窟(图15)和一个石灯。窟已经残破,三十多年前还存在的两尊菩萨(图14)已被帝国主义分子勾结奸商破坏盗走了。

县志所•记寺前的石灯(图1、2,3),风化很厉害,但整个体形还完整,是现在保存最古的一个石灯遗物。这种形状的石灯在朝鲜和日本还有不少,但都是比较晚的。石灯基石平面六边彬,上刻圆形基座,座上的下部周园彫六小柱,基座之上向内收进,作成束应,束腰上刻有盘绕的彫饰,好像是龙,代[已风化,辨列不淸,束腰以上次成六角形平盘,与基座连接构成灯麾。座子之上,建六方形的灯室,灯室西、曲北方"开有两个门,东偏北可能也有一门门,但门楣已风化场下,无从辨认了。六方形灯室上,覆盖一层顶子,糖头微征上题,坡势缓和,是早期屋顶的特征。顶中央收作一个六方形的小顶,中间开孔,想即是当吋燃点灯火、通气升烟的地方。

在六方形灯室的外壁和门额上,均有雕刻装饰,但风化的厉害,西南面还就以淸楚的看出是两尊佛像,头一部虽已风化失去,但姿态衣纹非常挺秀流利,确是北齐的手法。

二、龙泉寺石窟

石窟在童子寺东北约一里余,氏龙山东北面的山谷进去,首先就可以看见这个完整的窟(图7)。按照太原县志所说,龙山东北的山谷叫11风峪”,西北的山叫“太山”。太原县志上记载:“龙泉寺在县(旧太原县)酉十坦,太山之麓,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建,明洪武汎年正修,寺后有皇姑洞。”太原府志上也有同样的记载,只是名称叫太山寺。这个窟的位置与记载恰好相符,在窟顶上还有瓦片残迹等发现,可能即是当初龙泉寺或太山寺的遗址。

窟位于山崖上,东南向,就一块整石凿出,规程虽然不大,但还整齐。窥平面略近长方形,宽2.3米,进深1.7米,高2.75米(图4)。

内刻释迦坐像一尊,坐在90厘米高的一个石台上,石台贯通窟的后半部。佛像端坐,两腿分开下垂,两手平放在膝盖上,衣纹轻薄贴体,据彫刻手法看可能是隋或唐仞的作曲(图7)。

窟顶和壁上还有壁画,顶中央画作莲花,右壁有飞天一个(图16),色彩已暗淡,但是姿态生动,还是唐代的笔注。

另外在这个窟的旁边还有一个窟,已被土埋了一半,很难进去,里面有用汉字数字(唐懿宗年号,公元866年)的游人题字,可証明至晚在此以前这里就有石窟了。窟内没有彫刻,窟外有小像数笼,已风化的十分厉害。

三、开化沟定光佛、化身佛墓塔

开化沟在太原市西南三十里蒙山的北面,进沟约五里,即可到达北齐时代有名的开化寺。这里原来的寺庙很大,而且有与龙山童子寺齐名的巨大佛像,可是现在已经一无所存了。二百尺高的大佛已经看不出面冃,只腾下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见太原府志)所建筑的墓塔两座,尙还完好(图8、9)。

在太原府志和太原县志上都有记载。太原府志上说:"法华寺在县(旧太原县)西北十五里蒙山,北齐犬保2年建,赐额开化。后凿石通蹊,依山刻佛像,高二百尺。后主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隋仁寿元年建佛阁,改净明。唐高祖在藩邸,至寺瞻礼,夜梦满空毫光数丈,及即位复改开化。干宁2年晋王李克用建庄严阁,白乙卯至己未始成,功三十万,后寝废。晋用汉字数字节度使北平王刘知远重建大阁五层,一百三十间,创建斗辰四间,阁上二十四窗,竹纲及麻纲一十五扇,特盖行矫五间,学士苏禹珪撰碑。宋淳化元年修释迦如来舍利二塔,元末毁,明用汉字数字晋恭王重建。由上而这段记载,可想见当吋开化寺建筑和佛像就是非常壮丽的,一直到元代末年才毁,明代初年又重建。这里幷有了宋淳化元年建筑两座舍利塔的记载。

另外在“法苑珠林”第十四中有唐高宗显庆末年巡幸井州的记载,“唐幷州(旧太原县)城西,有山寺,寺名童子……及幸北谷开化寺,大像高二百尺,礼敬瞻视,建叹稀奇……”。这一段记载也说明了开化寺当日的盛况,而这两座塔则没有提到。

两塔的形制为四方形单层墓塔式样(图5),建筑形式和装饰花纹都完全一样,全咅B用砖垒砌,高8米余。

塔的基座为一砖冈方台,到上回边缘微收两层砖的腰线。塔身为一四方形小室,正面辟半圆形容门,券面用火焰形4乍装饰,门框和门蟠、门额均用靑石作成,上面隐刻佛像及卷草、花瓣等,其余三面亦各个段门一道,门平开,券面亦作火焰服塔身外面诡抹白灰。

塔身以上加枭混一层,再上用砖层层•叠波挑出塔檐,檐顶叉层层内收,但每砖距离较挑出者为大。檐顶上安置四方形“刹座子”一层,座的四面各分作五小恪,格中彫勾片、万字、十字、壶门等花纹。方形“刹座子”上面彫成巨大的受花四层,受花上面安八角形小亭一座,小亭四正面辟门,其余四隅的那面刻作斜网纹,每角都有柱子,柱子上喘斜杀棱柱,柱顶安置阑额、普拍祐,纺上用一斗三升桃,斗棋上面有替木,再上即是小亭屋顶,顶亦作八角形,正中结为一个巨大的圆顶,圆顶之下用两层莲瓣承托。

这两座墓塔,从形制说,下半部基座和塔身部分,为正方形的单层塔身,火焰形券脸装饰等等,都是唐代单层墓塔的一般作"法,但塔顶、刹这一部分,已经有了极大变化,骤看起来,有如金代花塔的感覚,它的个别细部女寸座花纹、小亭柱子斗棋等等,已是宋朝的做法了,上层•的受花部分与五言山佻光寺西北一里多的金泰和5年(公元1205年)的杲公禅寺墓塔极相似,因此可以说这两个塔是在保存一部分唐代作法而又进入宋代时期的遗物.淳化元年的记载可以无疑的。县志所说元末毁,明洪武十八年重建,恐怕只是佛寺,此两塔根据实地调查还是原物。

这两座塔外形秀丽,在建筑演变上又可以说明由唐到宋的过渡形式,这种例子还是很少的,是有价値的建筑遗物。在塔的东面山谷里,还有遗迹一处,隐约可以看出曾有刻石痕迹,如果详细勘查,可能还有发现。

四、明仙村石窟

出晋祠的西北,沿着悬瓮山与山之间的山谷上去,约五里,就到明仙村。距村二、三里的东北山崖上有石窟一个,开凿在突出的一块大石上(图10),共三层。

第一层洞平面正方形,当中为正方形石柱,柱四面凿笼刻佛像,柱顶饰以垂帐(图11),垂帐上卷,与天龙山石窟第八窟极相似,窟的左、右、后三壁面亦各刻佛像,惟已风化甚多,面目模糊。

第二层洞也是正方形小室(图6),三面刻佛像(图17),惜头部已全被破坏:佛笼两旁有石刻八角柱(图13),柱顶装饰莲瓣,莲瓣上一圆盘,盘上立一回头啄弄羽毛的鸟,与天龙山第三窟的龙门相似(图12)。第三层洞为一个圆形洞,没有彫刻。

这个石窟的形式、平面布局,以及彫刻手法等,与天龙山石窟很多相似的地方。如第一层洞的平面布置、垂帐装饰等等,都似天龙山第八窟;第二层洞的平面布置和笼门装饰,也和天龙山第一、第三窟近似,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是受了天龙山的影响(图15、7)。窟的年代据初步辨认可能较天育官山晚,但相差不会太远,因没有文献印証,目前尙难确定。

在这个窟的旁边有大佛头一个,露出土面,但身子已埋土中,如果加以发掘,或者还有更多的材料发现。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