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6 14:40:13 | 浏览:3600
中共太原市小店区第六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小店区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着力提升民生福祉,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向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目标迈进。
市委提出“十四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要迈上万亿大台阶,省会城市的首位度要超过30%。小店区作为全省、全市发展的排头兵,必须奋勇争先,突出两个“三次产业”,做强做优基础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科学谋划未来产业,全力打造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
要坚决扛起保障综改示范区发展的重大使命。做好征地拆迁、服务保障等工作,确保综改示范区重点转型项目第一时间落地、建设、投产;全面精准承接做好社会事务管理,全力支持综改示范区轻装上阵、专心发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着力打造科技咨询、人力资源、法律服务、知识产权等生产性服务业集群。
改革激发活力,创新决定未来。小店区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区战略,全力打造全省创新高地。
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行动,全面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助力第一实验室、信创产业园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争到“十四五”末,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达到60家,在创建国家级特色众创空间上实现新的突破。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省重大科研项目,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中小企业“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强化城市支持农村,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努力形成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农业农村新发展格局。
要加快建设省城南部城郊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加快推进东辉“未来农场”等都市现代农业项目建设,打造以现代农业园区、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片区示范、园区引领、特色发展的都市城郊农业示范区新格局。深入开展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统筹推进农村饮水、人居环境、交通物流、数字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村生活便利化、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化。要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片区。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主动融入全省“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新型城镇化格局,坚持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长效化治理,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现代都市区。
优化城乡发展布局。严格执行城市发展规划,科学布局城市功能分区,统筹小店区城市建设与综改示范区产业发展,全方位支持服务汾东创新城和潇河新城建设,加快推进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建设和山西师范大学的搬迁扩建,提升城区空间利用效率。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要加快推进滨河东路南延二期、坞城南路——大运路快速化改造、汾东大街东延、迎宾大街等城市主干道路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探索具有小店特色的城改新模式,用好小店比较优势,用足各类政策支撑,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完成区域内的全部城中村拆迁,提升城市发展功能。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殷殷嘱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建设生态小店。
着力推进全域增绿提质。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档升级东山五龙城郊森林公园,构建“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的森林结构和森林景观。加快森林乡村建设,提升村庄绿化率。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打造“城在绿中”“人在树中”的生态园林城区。统筹推进水资源利用、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强化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强污水综合治理,全面整治河道和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要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太榆退水渠、潇河小店区段岸线综合治理,全面完成汾河百公里示范区小店段建设,实现清水长流、绿水常在。着力推进空气质量改善。开展大气环境治理。彻底淘汰重污染类行业、企业,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实现天更蓝、空气更新鲜。
坚持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努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时代新人”活动。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打造清朗网络空间。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行行业信用评价制度,积极培育诚信文化,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加强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完成汾东文体中心小剧场、小店区文化活动中心改造项目,新建小店区博物馆。加快推进“城市书房”建设,建设一批标准化24小时城市书房,打造“书香小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积极构建覆盖城乡、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让全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聚焦转型需求,有效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形成以技能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的良性循环,努力增加劳动者收入。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体系,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完善公益性岗位补贴等政策,加强困难群体和特定群体就业服务和援助。要发展更高水平的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实现幼儿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坚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全面提升安全能力,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安业、安居、安康、安心的良好环境。
坚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生物安全战略要求,健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机制。加快建设法治小店。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切实提升政法队伍专业化能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推进信访案件网络化办理。
来源 图文由小店区委新闻中心提供
11月20日13时,由中建八局华南公司承建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西四指廊工程第一块底板浇筑完成,标志着该项目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19日21时,随着泵车的“阵阵呐喊”,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西四指廊项目第一块地下室底板开始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中国第三大城市广州的门户,广东省省会广州市的一座大型民用机场,国内三大航空枢纽机场之一。今天给大家带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整体情况介绍。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位于广州市北部,白云区人和镇和花都区新华镇交界处,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为
今日(10月10日)上午,位于珠江河畔、毗邻琶洲会展中心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琶洲城市候机楼正式开门迎客。琶洲城市候机楼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会展东路1号香格里拉大酒店,距琶洲会展中心仅500米,距白云机场35公里,车程约30分钟,近地铁8号线。店内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IATA代码:CAN;ICAO代码:ZGGG,通称:广州白云机场、广州机场,简称:白云机场,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座民用机场,地处白云区人和镇和花都区新华街道、花山镇、花东镇交界处,距广州市中心的直线距离约30公里,于200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今天获悉,在全球发生疫情的特殊情况下,广州白云国际机场2020年旅客吞吐量在全球机场的排位位居第一。根据2019年度全球客运前20名机场已经公布的数据,就2020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表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目前高过世
12月14日上午,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迎来今年第7000万名旅客,标志着白云机场成功晋身全球“七千万级旅客出行俱乐部”,成为继2017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500万人次后实现的又一次千万级跨越,是白云机场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开启了世界一流航空枢
7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暑期学生健康有关情况。国家卫健委表示,2020年我国学生近视早发现象得到一定缓解,但近视低龄化问题仍然突出。2020年全国幼儿园大班6岁儿童近视率与2019年相比持平,与20
新京报讯(记者 冯琪)“学生近视早发现象得到一定缓解,但近视低龄化问题仍然突出……”10月26日,教育部召开的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指出,2020年监测显示,全国各地6岁儿童近视率都超过9%,最高的达到了19.1%;全国
5月22日,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爱尔眼科研究所联合发布《2022中、欧国际近视手术白皮书》。继去年发布《国人近视手术白皮书》后,今年5月22日,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爱尔眼科研究所再次升级发布《2022中、欧国际近视手术白皮书》大数据报告
【中国近视患者达4.5亿 专家:对国家安全造成伤害】据悉,我国近视的总患病人数在4.5亿左右。2018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小学阶段从一年级的15.7%增长到六年级的59.0%。专家表示,视力损